2009-12-15

當你的好朋友咬你一口


當孩子間發生衝突的時候,正是教養孩子的最好時機.

孩子在玩耍中間發生不愉快,怎樣處置,相當考驗父母的智慧.





    在家陪伴孩子的這四年多,發生過好多次小熊跟好朋友之間的大小衝突,有時還會有皮肉傷出現,我將孩子間的這些火花四射,視之為"新車駕駛正常的小擦撞".不必大驚小怪,平常心處理就好.
    可是所謂的平常心,可不是不處理它,因為這類的小擦撞事件,如果處理不好,可是會變成麻煩的大條事的.孩子也會自這些點點滴滴發生過的過往小事上,開始積累他的智慧或是糟糕的EQ與偏頗的心態.
    當衝突來臨時,誰是引領孩子走向正確處理方向的人?沒有別人,就是父母自己.可是終究是誰要去面對他的成長難題?當然是孩子,不是父母,所以父母角色的掌握很重要,要處理,可是不要介入,只要扮演適時提醒的人就好.
    當這個關鍵時刻出現的時候,表面上是孩子陷入颱風圈,但通常我先看到的,卻是母親(或父親)自己艱難的人生困境的反射,母親自己已經解決的問題,她就知道如何來協助孩子,反之,如果她還不知道如何面對,孩子跟朋友間的衝突問題就會變得很難控制.
   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兒子被他最要好的一個朋友C咬了一口,那回我跟小熊與他最好的朋友C與C的母親還有C的妹妹等人,在勤美誠品Otto2上完畫畫課以後,大夥兒一起去斯比亞咖啡館吃午餐,原本應該是很愉快的一頓飯,卻因此搞壞了氣氛.
    原來起因是C誤會小熊弄壞了他妹妹的玩具,因而生氣地咬了小熊的手臂一口,小熊被他這這麼一咬,世界完全崩解般哭成了淚人兒 ,我當時坐在前座,僅回頭問清楚事情的經過,然後稍微安撫兒子的情緒,接著我們就抵達了斯比亞,這時坐在前座的駕駛C的母親,則交代我們其他人先進去點餐,然後留下C一個人跟她在車內單獨對話,印象中沒多久,C跟著媽媽進來了,眼睛是紅腫的,情緒卻似乎暫時控制住了,表情勉強地跟小熊說了聲對不起,這段意外的插曲終於落幕.
   這件事發生在一年多前,當時兩個孩子都是四歲左右,都還沒進幼稚園,我跟C的媽媽一直都是很用心地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,由於C屬於較敏感又莽撞衝動型的孩子,我一次又一次見她如何耐心地不厭其煩的跟C說道理,印象中,她經常問他:"如果別人也這樣對你,你的感覺如何?"終於C越來越成熟穩定,半年多以後,以前那個會咬人的孩子不見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不會再亂飆情緒的孩子,媽媽幾年來的努力,真的讓人看到成果.
    今天上午又陪兒子去娃得福的沙坑玩,一上午一直看見老師在排解孩子的人際關係,衝突是一波波此起彼落的發生,老師簡直像是"情緒的消防隊員"四處救火.有孩子恣意揮灑杯裡的沙子,也不管是否讓旁邊的同學臉上布滿了沙或是根本跑進了嘴裡;也有孩子一個要當火車駕駛,另一個不想玩火車的遊戲,然後鬧得不歡而散.
    原來幼稚園的老師有許多的時刻是在當心理醫師呢!怎樣教導孩子處理情緒,排解相處時的困難,這個工作其實很不簡單.每個孩子天性不同,處理模式也會不盡相同,我覺得,如果大多數的父母盡量在孩子入學前,負起更多的責任,像C的媽媽一樣,協助孩子去處理他人際關係裡的種種問題,孩子入學以後應該會適應得比較好.
    三個多月以前,C上學去了,C的媽媽告訴我,他在學校適應得極好,下課後還不想回家,她乾脆下課後,再陪他在學校玩個夠,再一起回家我很佩服她總是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事情,用一種合作的像朋友的方式跟他相處,結果她的點滴努力,真的讓我看見了宏大的力量.
   我注意到娃得福老師在處理孩子衝突時,會立刻走到孩子的面前或是用唱歌的方式把他們叫過來,問清楚來龍去脈以後,會要求錯誤的一方不只用嘴巴說道歉,還要用手輕輕撫拍對方的背,讓有衝突的兩個人有肢體上的接觸,我覺得是一個很高明的作法.我相信這樣的處理對於安撫兩人的情緒都有幫助.
   此外,他們也會要求孩子在詳細陳述事情的時候,要用眼睛看著對方,當一方指責對方有弄錯的部分,老師還會指正他.不管孩子花多少的時間細說對方的不是,老師也盡量不去打斷他,就是讓他盡量地說,只是要求眼睛一定要看著對方.
    善用擁抱,也是娃得福老師常用的技巧,他們在鼓勵孩子放手去沙坑玩耍時,會要求孩子一一跟老師擁抱:另外就是在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,他們也會讓大擁抱出現,說理反而放在後面,我也深深認同這種做法.
    擁抱的力量真的很大,我們一家人就經常抱來抱去的,每當有人讚美我孩子教得好時,我總是不知道該說什麼,我想應該是他獲得的親密感與安全感很夠,所以他在面對外面世界的各種挑戰時,更加地從容吧!

沒有留言: